南南

“有梦想谁都了不起”

【长乐公主】繁花

  ·侍女视角长乐公主的一生

  ·有凤凰的糖嗷!

  

  【引】

  我姓杨名龄,是大唐长孙府里的女使,宫中人都叫我龄儿。

  我曾经所服侍的,长乐公主李丽质,是大唐太宗文皇帝和文德皇后的长女,当今皇帝的嫡亲姐姐。

  现今,昔日热闹的长孙府已是人去府空,空余我在这里叹息。

  

  这一切还要从武德四年说起。

  

  【1】

  那年,我才四岁。

  当时,宫里正在招侍女。家里年长的姐姐被招入了宫去,而我——年仅四岁的我,竟也被瞧上了。

  他们说,几个王府新近总有新生儿诞育,需些小孩子伺候这些初生的皇室成员。

  我到了秦王府待命。在此期间,我见到了怀孕待产的秦王妃。

  彼时,秦王妃挺着大肚子,行动颇有些不便,身子似乎也有些虚弱,但她仍亲切地问候我们这些刚来的孩子冷不冷,饿不饿,在宫里还习惯吗。好像我们不是宫婢,而是亲朋好友家的小孩。

  屋内烧着炭火。秦王妃抱着个手炉,斜倚着与她哥哥聊天。秦王妃的两个儿子,约比我小两三岁,正在和王妃哥哥的儿子一起玩耍。

  虽秦王这个家中顶梁柱征战去了,不在府中,倒也颇为和谐温馨。

  王妃的侄儿——那个被唤作“冲儿”的小男孩,好奇地盯着王妃的肚子道:“姑姑,是不是马上又有一个小弟弟妹妹陪我们玩了?”

  秦王妃摸摸他的头,笑道:“若是姑姑生了女儿,将来就把她嫁给冲儿,好不好?”

  冲儿一双眼睛圆圆的,脸上微带着些惊喜,想拜谢秦王妃却又不大好意思。

  众人皆被他逗乐了。我也忍不住笑了。

  看来,王府里也没姐姐说的那么冷冰冰,甚至比许多寻常人家更有人情味儿。

  至少是秦王府是这样。

  

  【2】

  秦王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生了一个女儿。

  那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妹妹,颇得人怜爱。

  只是她的到来,也险些要了她母亲半条命。

  生产罢的秦王妃几乎要喘不过气来,本就红扑扑的双颊色彩更深,有些骇人。不久,她还发起了高烧。好在有秦王妃的哥哥照料,才渐渐康复。

  

  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,秦王凯旋归来。

  望着许久不见的妻子和新添的嫡长女,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天策上将喜极而泣。

  他为和秦王妃的第一个女儿取名为丽质。他相信,这个在襁褓中便娇嫩可爱的花蕾一般的小儿,将来一定能出落成娉婷婀娜大美人儿。

  有人觉着不妥。秦王嫡女,天子孙女,应当作出皇家之表率,用些“贞”“敬”之类高度契合孔孟礼道的名字,秦王却不以为然。

  “名字便是父母对儿女的寄托。我便觉着自己的女儿是天生丽质的小美人儿,有何不可?对一个初生的孩子便作礼法要求,怕是心中只有君臣之分,没有父母之情。”

  即使是年纪尚小的我,也能觉出,皇家里,这样的话有多么的难得,这样的父母心有多么可贵。

  而且,丽质,李丽质,这名真是好听呢。

  

  后来,我便成了这位秦王之掌上明珠的贴身侍婢,陪她走完这虽不免遗憾,却可谓圆满的一生。

  

  【3】

  身为秦王之爱妻——秦王妃长孙氏所生之女,丽质自小便深受宠爱。

  但难得的可贵的是,贵重的出身,父母的钟爱,并未使她恃宠而骄。相反,她对苍生怀有悲天悯人之心,对周围人总是伴以笑语盈盈,亲切温和,与她母亲如出一辙。

  不过,向来成熟于稳重的丽质,却也有一般小女孩的一面。

  那便是她父亲秦王回府之时。

  每逢此时,小姑娘总是放下正在练字的笔,欢喜地叫着,扑到她父亲怀里。

  每当我心里感慨丽质这样有些小题大做时,秦王都会欢笑着搂着他的女儿,一双眼睛放出光来。他会抱起女儿,耐心地听她的小嘴述说自己今日的成就。而这时,丽质的母亲秦王妃都会着一身青绿色的薄罗裙,端着一盏茶过来,加入父女俩的对话。

  灯火阑珊时,自有清风明月。

  

  不过,每次聊着聊着,小丽质便会不知何时悄然退了出来。

  “阿耶阿娘总是这样,自己聊到兴头上便不理我了。”虽是抱怨的话,她脸上却挂着微笑。

  我抬起头,烛光下,秦王和秦王妃都穿着便衣,秦王揽着秦王妃欢喜地低声说些什么,秦王妃眼波流转,满含柔情又如清泉般沁人心扉,望着丈夫笑着。两张脸贴得那样近,那样近。

  丽质在一方小桌案上习丹青,时不时抬起头来偷瞧她阿耶阿娘你侬我侬的模样。而一旁,她的两个哥哥玩得正酣,好像对这一切都已习以为常了。

  如繁花,似梦,软软的又带着甜味。不管前路怎样风雨,今时今日的一切都会深深印在每个人的心底,成为永不褪色的一方慰籍。

  

  武德九年,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,登基为帝。秦王妃长孙氏亦被册封为后。

  贞观二年,我的小主人,年仅八岁的丽质,被册封为长乐郡公主,食邑三千户。

  从此,她不再是秦王府的女孩李丽质,而是大唐的长乐公主。


  【3】

  随着年岁渐长,长乐公主渐渐出落成了容色绝姝的美人儿。“资淑灵于宸极,禀明训于轩曜。皎若夜月之照琼林,烂若晨霞之映珠浦。”一切美好的词汇来形容她都不为过。她确是人如其名,天生丽质。

  身为帝后之长女,她自是在万众瞩目中成长。

  我有时颇有些担心,她受着如此宠爱,早年间的品行是否会被骄纵尽了?不过我很快便发现,自己属实多虑了。身处万般宠爱中,长乐公主反而更加严格约束自己。她处处以母亲为榜样,翻阅典籍,常是手不释卷,既是自己渴盼增长些见识,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同母亲一样,为父亲和兄长提供有裨益的见解;她日日刻苦习字画,写得一手好飞白,且善绘丹青。她也深懂体恤下人,常贴心地问他们可否缺衣食炭火,甚至会坐下来听他们讲故事。她没有一点大唐嫡公主的架子,却处处都是大唐嫡公主的风度。

  

  

  【4】

  公主到了出降的年纪。

  皇帝为爱女敲定的驸马,是公主的表兄,皇后兄长长孙无忌之嫡长子,宗少卿长孙冲。

  爱女配得佳婿,皇帝自是最高兴的。一高兴,他便提出:

  “长乐公主,皇后所生,朕及皇后并所钟爱。今将出降,礼数欲有所加。”

  右仆射房玄龄见天子兴致高,便也附和:

  “陛下所爱,欲少加之,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。”

  永嘉长公主是皇帝的妹妹,仅比长乐公主年长两岁。

  此事一出,众人皆议论纷纷。永嘉长公主可是长乐公主的姑姑,皇帝为了宝贝女儿,竟做出侄女嫁妆倍于姑姑的逾矩之事。

  有逾矩,自然就会有人出来阻拦。

  此人正是魏徴魏公。

  “不可。昔汉明帝欲封其子,云:‘我子岂得与先帝子等,可半楚淮阳。’前史以为美谈。天子姊妹为长公主,天子之女为公主,既加长字,即是礼有尊崇,或可情有浅深,无容礼相逾越。”

  皇帝闻言,心中不免不满——我行事你有所约束,自是无可厚非。怎么给宝贝女儿多些嫁妆还不许?不过经过与魏公的几次“交锋”,皇帝已懂得克制自己了。而且细想之,他的话也有道理,便当下先应言允了。

  下朝后,他略带抱怨地将这一切转述给了妻子。

  “我欲加长乐公主礼数,魏徵不肯。”

  魏徵不让我给咱们的女儿增添嫁妆,皇后你瞧怎么办吧。

  出人意料的是,皇后异常高兴。

  她不但派中使赠了魏徵二十万钱,四百匹绢,还亲自到访了他的宅第。

  “比者常闻公中正而不能得见,今论长乐公主礼事,不许增加,始验従来所闻,信非虚妄。愿公常保此心,莫移今日。喜闻公言,故令将物相赏。公有事即道,勿为形迹也。”

  虽未亲眼所见,但我想像得到,她说这番话时的从容大方,母仪风度。

  皇后怎会不疼爱自己的大女儿?只是她心中明白,国永远在家之前。国有诤臣,比给女儿多些嫁妆,要有益的多。

  贤哉长孙,母仪何炜。

  

  【4】

  公主的婚期如约而至。

  公主的驸马,长孙冲,自小便是长安城闻名的才俊少年。他意气风发,却也行事谨慎稳重,加之不世出的才华和英俊的相貌,一直颇得盛赞。许多小姐都暗慕这位国舅家的大公子。

  我瞧得出,长乐公主也一直倾心于这位表兄。

  由于姻亲关系,他们自小常有交集。她唤他“冲哥哥”,他唤她“丽质妹妹”。

  他们年岁渐长,不知何时,爱情的蓓蕾已在两个少年心上悄然绽放了。

  常常地,她倚在树上浅吟诗词,桃色的罗裙随风微扬,他在一旁,说玩笑话打趣她,她则会笑着用书卷轻轻打他,笑声如风铃,扬在风中。

  现今,皇帝亲自为二人定婚,实在是可喜可贺。

  有司奏礼钱,加长公主二十万。造第宅所费亦如之,群下有疑。金机札札,灵婺皎洁於云间。银汉亭亭,少女迤迟於巽位。故潇湘帝子,乘洞浦而扬波。巫峡仙妃,映高堂而散雨。六珈玉步之辰,百两香飞之日。三公主婚,鹓鸾接羽。百枝灯烛,光沁水之田园。万转笙竽,杂平阳之歌舞。玲珑玉佩,振霞锦於仙衣。熠燿花冠,点星珠於宝胜。飞鸾镜匣,向满月以开轮。仙凤楼台,映浮云而写盖。弄珠分态,江姊为之含嚬。飞箭成婚,天公为之蹙笑。肃雝之制,盖异常伦。筑馆之规,特优恒典。小不加大,必上下和平。卑不凌尊,则亲疏顺序。先帝女之仪注,旧有章程。长公主之礼容,岂容逾越。

  公主出降之盛况,轰动一时。

  到了公主与驸马拜堂之时。他们并非第一次相见,却依旧羞红了双颊。

  是重逢,亦是初见。

  从前,我们一同享受了无忧无虑的孩提时光。

  今后,我亦将携你的手,度过人生中的喜悲忧乐。

  放下团扇那一刻,早已熟识对方眉眼的两个人依旧被彼此惊艳,依旧怦然心动。

  三千繁花落尽,今生只愿,与你此刻缠绵缱绻,往后白头到老……

  

  【5】

  公主出降,我也随她去了长孙府。

  公主与驸马长孙冲,可谓一对令人羡艳的璧人,一如她的父亲母亲,大唐的帝与后。

  曾经,他们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。

  现在,他们琴瑟和鸣,恩爱不疑。

  婚后,公主依旧保持了习飞白绘丹青的习惯。“散玉轴于缥帙,悬镜惭明;耀银书于彩笺,春葩掩丽。”

  公主有一方白瓷辟雍砚,是她自宫中带到长孙府的。“圆池类璧水,轻翰染烟华。”此砚典雅大方,白玉无瑕,颇切公主之韵。习字前,她总要于其上细细研墨。一时间,墨香氤氲,檀香漫室。

  公主之饱览群书,秀外慧中,也使得她的丈夫与公公有了困难之事常与她相探讨。

  国舅曾叹:“昔日观音婢未出阁时,在高家,舅舅也常找她议事。丽质之见识谈吐,倒颇具乃母之风。”

  我常常想,若是这时,皇后尚在,该有多好。

  

  一日,国舅伴着几位臣子,忧心忡忡的回到府上。小两口一问才知,皇帝今日突发奇想,欲行分封事。大臣们极力劝阻,暂无果,只得先到国舅府上商议对策。

  众人一筹莫展之际,长乐公主提议,自己入宫劝谏父亲。

  “若是母亲尚在,她一定会劝阻父亲的。可现今……所以我必要担起这个责任来,也不枉我从小跟着母亲读了那么多诗书。”

  国舅听了儿媳一番话,又是感伤又是喜悦,当即同意。当晚,长乐公主便独身入了宫中,与父亲彻夜长谈。

  没人知道父女二人当晚谈了些什么。

  大家只知道,公主没有负了众望。

  翌日,皇帝便顺了众意,停诏封建。

  这便是她,大唐长乐公主。她因父母之爱,享尽了作为大唐公主的尊荣,因而也尽全力承担起大唐公主的职责。

  

  【6】

  长乐公主素来有气疾,人尽皆知。

  神医孙思邈曾为她诊过,说她这身子,若生养了孩子,怕会有危险。

  驸马也劝慰公主,他不需她为长孙家传承香火,他只盼她能一直伴他左右。

  可公主却一直盼能与她的冲哥哥有孩子。我知道,她对他用情实在是深。

  最终,公主如愿诞下一子。取名长孙延。

  正如先文德皇后生她时那样,公主生延儿公子时,诱发了严重的气疾。

  不过好在,终是母子平安。

  公主对这孩子异常怜爱。睡觉时都不大踏实,老担心他咳嗽。待他稍大些,便拉着他手带他玩,教他绘画习字诵典籍,还常带他进宫去见外公。

  也许那时,公主便预感到,自己的身子难以看着延儿长大成人了。于是,她要趁自己能陪着他时,多为他留下些有益的东西。

  “播肃雍于闺闱,流婉嫕于邦国。”公主自身之德馨志洁,大约便是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

  正如当初,她母亲对她的言传身教一样。

  

  【7】

  贞观十七年,悲伤的一年。

  公主一直身子不好,可谁也没有想到她这次竟一病不起。

  “掩心之镜,访秦宫而莫逢;长生之药,祈王母而不至。”

  气疾,这个曾带走文德皇后的病,也要带走长乐公主了。

  皇帝几近崩溃。他不明白,为什么上天如此狠心,带走了他的爱妻,还要带走他的爱女。

  众人都叫他“圣人”,可他却不是真的圣人。

  他能救天下苍生于乱世水火,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挚爱在病痛中离他而去。

  长乐公主已经说不出话来了,她只是瞪大了双眼——憔悴的病容,衬得她的眼更加明亮——想要记住每一个人,把她视若珍宝的父亲,给了她甜美夫妻生活的冲哥哥,懵懂天真的延儿,手足情深的哥哥弟弟妹妹,还有陪她一道长大的我。

  最后的时刻还是来了。

  长乐公主李丽质,以十七年八月十日奄然薨谢,春秋廿三。

  但我知道,她是带着笑离开的。

  人世间风雨一程,何其有幸,能与你们相伴。

  今朝分离去,没有遗憾,只有不舍。

  

  

  【8】

  当我捧着公主的遗物入宫面圣时,皇帝似乎已经哭到哭不出来了。

  望着女儿的遗物,他先是目光呆滞,随后浑身剧烈地颤抖着,但流不出泪。

  “皇帝悼深夭蕙,怀三号而犹感。”

  疾痛惨怛,痛到不知痛,大抵如此。

  都言斯人已矣,生者更当如斯。

  可斯人既已去,生者又该怎如斯?

  

  公主的胞弟,今年的新立的太子,亦是“痛结分荆,寻万恨而增慕”。

  早有耳闻,这少年像皇帝,爱哭。

  今日见其悲泣之状,饶是再铁石心肠之人,也不能不为之感怀。

  

  【9】

  有人说,皇帝疯了。

  

  皇子、公主、嫔妃墓按礼制只能设一道石门。长乐公主却独承恩,墓葬设有三道石门,

  皇帝还为爱女的墓室内特设了两道阙楼图像,壁画上,云中马车和昆仑奴伴着公主;随葬中,公主生前的那方辟雍砚静静地述说它主人的一生。

  皇帝一定是希望,这一切的一切,连同他的爱,都能永远永远伴着他的女儿。

  他那天生丽质的小女孩。

  

  最终,九月廿一,公主葬于昭陵。

  去找她的母亲了。

  

  【尾声】

  公主走后,皇帝因知道我同她情同姐妹,问我是想回宫还是再去找家人。

  我说,我哪儿都不去,我只在长孙府,照料延儿公子。

  毕竟,他是公主唯一的血脉。公主不能亲眼看着他长大,我须替公主尽了责。

  皇帝含泪应允了。

  

  延儿这孩子知道母亲的早逝,因此异常懂事,对他父亲、祖父都极尽孝顺之事,读书也刻苦认真。

  他外祖父心疼这个早早没了母亲的孩子。他才六岁,就被授了爵位。

  

  时光倏忽,当日不知事的孩子,今已长大成了英姿挺拔的俊少年。

  只是当今的长孙府并不太平。

  当今的皇帝,故长乐公主之胞弟,与国舅素有矛盾,我是知道的。

  但我以为,他们既是亲舅甥,怎也不至于走到绝路上。

  后来的事实狠狠给了我一记耳光。

  皇家的事哪,真的很难说。

  

  国舅叫赐了自尽,昔日之驸马流放岭南,不久也死去。昔日繁盛的长孙府,人去楼空。

  唯有延儿以皇帝亲外甥的身份,留在了长安。

  事发前,他曾入宫去找他的皇帝舅舅,哭着请求放过他的祖父和父亲。

  皇帝也哭了,却并未手下留情。

  我看不透皇帝。但我坚信,皇帝的哭,十分里至少也有一分是真心的。

  因为,延儿这孩子长得真的很像他母亲,皇帝的五姐。

  皇帝那已逝去十六年的五姐。

  (完)

  

  碎碎念

  大体按史实,长乐的几个典型事例都写了,但也有脑洞and私设。🤔

  参考了史书,公主的墓志铭,考古资料和一些论文。有的地方不大会写(而且懒),就搬史料原文了。

  又研究了下长孙元翼的墓志,个人还是觉得他爸长孙延应该是丽质的亲儿子,当然如果不赞同就当成我的私设叭

  (而且意外发现延儿有个侄孙女长孙璀居然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诶!感觉可以和另一位我超i的公主升平公主梦幻联动了~)

  个人感觉丽质和《繁花》这首歌很搭,于是就有了这篇的标题,正文一些部分也有参考歌词(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来鸭)

  “冲哥哥”和“丽质妹妹”是我个人超i的两个私设,感觉可以和94版《唐太宗李世民》里凤凰的“二哥”和“小妹”遥相呼应。这种称呼真的在我的xp上跳舞好吧!!

  特别喜欢“长乐”这个封号和“丽质”这个名字,而且感觉封号和名的气质真的很搭有木有啊~

  可能有亿点流水账……但真的已经尽力写出我心中的丽质了😭😭

  

  就是说,真的很爱大唐的每一位公主呀!还有哪个朝代能有这么多风采各异却都熠熠生辉的女子呀!

  这一篇先写了长乐,如果大家喜欢的话,可以再接着写别的呀~

  

  阅读愉快~

评论(19)

热度(206)

  1. 共1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